Strip币是由全球支付巨头Stripe推出的稳定币产品,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以维持价格稳定,是Stripe在区块链支付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作为互联网经济中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工具之一,Strip币依托Stripe成熟的全球支付网络和技术积累,致力于解决跨境支付高成本、低效率的痛点。其诞生背景与Stripe长期探索加密货币应用密切相关——早在2014年Stripe便成为首批支持比特币支付的企业,后因技术限制暂停服务,但2021年重启加密部门并于2024年收购稳定币平台Bridge,最终在2025年推出这款融合传统金融合规性与区块链技术优势的数字货币。
Strip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Stripe联合创始人约翰·科里森将其定位为未来支付交易量的核心驱动力量,预测稳定币将重塑全球资金流动方式。目前Stripe已与多家国际银行达成合作,推动Strip币融入现有金融基础设施。根据行业数据,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在2025年已突破2375亿美元,而Stripe凭借年交易量1.4万亿美元的庞大生态,为Strip币提供了天然的应用场景。尤其该产品率先瞄准美国、英国及欧洲以外的增量市场,这种差异化战略有望帮助其快速占领新兴经济体的跨境支付蓝海。
Strip币的核心市场优势体现在四个维度:成本、速度、开放性和可编程性。相较于传统SWIFT网络3-5天的跨境结算周期,Strip币能实现分钟级到账且手续费降低约80%,这得益于区块链的点对点交易特性。其开放性架构允许全球用户无需银行账户即可参与,显著提升金融包容性。技术层面,Strip币支持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可灵活适配贸易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复杂场景。Stripe还为该产品配置了多重安全防护,包括与银行级KYC/AML系统的对接,以及借鉴Bridge网络的抗风险设计,在便捷性与合规性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主要服务于企业级客户,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商户可通过StripeAPI快速集成Strip币支付,解决外汇管制和汇率波动难题。测试阶段已展示出在B2B贸易结算、跨境薪资发放等场景的独特价值。未来规划中,Strip币还将拓展至C端市场,例如与数字钱包合作实现个人跨境汇款,或通过联名卡形式进入零售消费领域。这种从企业到个人的渐进式拓展路径,既控制了初期风险,又为长期增长预留了充足空间。
行业评价普遍认为Strip币代表了稳定币技术的商业化成熟。美联储前官员称赞其改进了货币基本可用性,而金融科技周刊指出这是首个将互联网规模效应与数字货币特性深度结合的案例。尽管面临监管不确定性,但Stripe通过主动参与政策讨论、建立透明审计机制等方式积极应对。分析师特别看好Strip币与Stripe现有支付网络的协同效应——当1.4万亿美元年流水逐步迁移至区块链网络时,可能引发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范式变革。这种由顶尖科技公司主导、银行体系深度参与的稳定币发展模式,或将成为数字货币主流化的重要范本。
